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关于鹤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05日
字体大小:

  ——2014年2月25日在鹤壁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鹤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肖海水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持续创新、提升发展,继续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22亿元、增长12.5%、高于年度目标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90.3亿元、增长16%、高于年度目标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5亿元、增长23%、高于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9.6亿元、增长21.4%、高于年度目标9.4个百分点,主要指标较好完成了市九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部分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突破。26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5%,160个项目开工,52个项目竣工;引进省外资金超过200亿元、目标完成进度居全省前列。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煤化一体化项目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和厂址评审论证、公司组建和项目核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鹤淇电厂获得国家核准并全面开工建设,富士康项目一期开始试生产,1,4-丁二醇二期竣工投用,鹤辉高速完成投资11亿元,华塑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荣兴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超20亿元的项目签约落地,发展后劲持续积蓄。鹤壁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在加快建设,开放平台优势进一步强化。在去年上半年全省重点项目观摩中,鹤淇产业集聚区居豫北片区第3名,浚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2%。工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出台实施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创新、融入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十多个方面的系列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主导先导产业的主攻方向,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带动下,现代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电子信息、金属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主导先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2%,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了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行动方案,发展思路和重点逐步明晰;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除鹤山区外均获省批复,商务中心区10座标志性建筑签约入驻面积超过50%;华漫文化旅游城、豫北煤炭物流储备加工基地、闽商国际建材城、升龙广场、东方银座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龙头项目签约落地。现代农业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夏粮实现“十一连增”,中鹤面业等7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农业产业化集群,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浚县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国家评审,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新型城镇化科学推进。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3.6%、居全省第3位。城市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淇水湾商务休闲区内路网建设工程、第四水厂、淇河综合治理、淇河生态风貌带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淇滨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黎阳商苑改造、高铁广场片区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建设进入统筹提升新阶段,制定出台了9项32条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累计改造竣工面积350万平方米,首次实现集中供暖、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两县县城建设加快推进,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淇县“6+3”工程加紧建设、市民活动中心正在验收。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社区17个、安置3.7万人,在建46个、涉及36.4万人;2个项目纳入国家或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顺利通过省验收,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30个循环经济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竣工项目10个。淇河生态保护建设扎实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淇河生态区成功签约,利用亚行贷款1.5亿美元的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项目列入国家备选项目规划并获省批复项目建议书,淇河保护立法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14—2018年审议法规项目。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完成绿化造林48.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7%。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左右,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省定任务,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指标保持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创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18个工作组,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探索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0”政策体系,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简政放权,开展“改作风、转职能、优环境”专项活动,首批重点部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77%以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新进展。创新人才引进体制机制,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组建市高端人才联合会,全市人才总量不断扩大、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投入达到78.1%,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228元、10608元,分别增长10.1%、13%。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尾、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顺利推进,与黄河科技学院达成筹建黄河科技学院汽车学院框架协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县乡村全覆盖,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完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与鹤壁市中医院协作医院揭牌,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创。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成功举办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大运河鹤壁段申遗工程通过联合国专家组验收,大赉店遗址等7处文化遗迹入选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城区、两县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20元、300元、150元。建设公路371公里,新建改建公交港湾站点142个,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链条不完整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支撑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要素约束依然突出,经济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二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市骨架已经拉开但尚未形成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尤其是老城区和县城功能不完善,城乡一体发展任务艰巨;三是民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一些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任务艰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面临形势看,一方面,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没有变,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省围绕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还将争取国家出台更多支持政策,这些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大更多支持。另一方面,我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国全省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各地你追我赶的劲头愈发强劲,这些对我市的影响不容忽视。综合判断,我们正处于克难攻坚、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面对难得机遇和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清醒忧患、科学应对,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个重点、四个着力”的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打造两个构建升级版,加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节能完成省下达任务,4项主要污染物总排放量控制在14.661万吨以下,总减排量达到1.5639万吨,新建项目许可预支增量控制在0.2301万吨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是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研判、反复权衡确定的。一方面,考虑到当前稳增长仍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升我市在全省的分量,要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从支撑条件看,我市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能够带动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同时,这一速度也为转方式、调结构留下了空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精力更多用到提质增效升级上来,既积极稳妥,又切实可行。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项目建设拉动、开放招商带动、载体平台支撑,创新完善推进机制,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抓好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270个市重点项目,力争新开工项目170个、竣工投产55个,确保完成投资430亿元。继续实行市领导牵头的重点项目督导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确定的60个重点督导项目,煤化一体化项目争取早日核准开工,富士康科技园一期建成投产,鹤淇电厂完成投资20亿元。创新完善联审联批工作制度,实行“发放路条、并联审批”;继续完善项目观摩、综合考评等推进机制,强化专项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力争全市新谋划超10亿元项目100个以上。

  提升开放招商实效。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分行业制定实施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引进方案,力争取得突破。研究完善区域招商和专业化招商的工作机制,组建专门工作团队,专项信息收集、专题研究评估、专业对接谈判、专人跟踪落实,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中的主体作用和商会协会的桥梁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举办好镁博会、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洽谈会、食品博览会等招商活动。继续实行市领导牵头的专题招商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120个超5亿元的重点招商项目,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对外贸易出口分别增长15%、10%和10%。确保鹤壁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年内建成投运,积极申报保税监管中心。做好国家级金属镁出口等基地申报建设工作。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层次。落实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方案,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围绕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关联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彰显的产业集群,绘制完善主导产业发展链条图谱和招商路线图,集中要素资源,突出抓好超10亿元、超30亿元的主导产业龙头项目引进,加快培育煤化工、食品等2个超千亿和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金属镁、纺织服装等4个超百亿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

  (二)调结构,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推动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由粗放外延向绿色低碳转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改造升级传统主导产业。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在争取煤制烯烃和石林1号矿项目开工的同时,力争建成6万吨聚四氢呋喃、3000吨丁二酸酐等项目,开工10万吨煤焦油综合利用、2万吨可降解塑料等项目,研究论证煤制芳烃、芳纶等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打造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和新型陶瓷等特色建材产业集群。食品产业,大力发展高中档面制品和速冻调理、快餐休闲食品,加快推进大用50万吨中式营养快餐等项目,力争引进3—5个知名品牌企业,推动建立肉食品和面食品研发中心、国家级食品安全检验中心,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宇风5万辆专用车项目一期达产,吸引外来龙头整车改装企业入驻,盘活天马公司存量资产,推动天海集团等现有企业与国内外龙头企业配套、联姻,打造改装车和汽模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新兴先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荣兴科技产业园、海能达军工电子、合基电讯高新产业园、快意电梯中原生产基地等项目,打造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金属镁精深加工产业,组建河南镁业集团及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加快推进国家镁工程中心鹤壁研发中心、镁合金创新工程中心、明远轻合金、明镁高强韧镁合金等项目,深化与富士康、中国北车等合作,推动金属镁精深加工与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国镁谷”。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家居、高分子材料、服饰服装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加快推进聆海公司年产130万套高档家居、华塑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新牡丹公司年产3000万米高档牛仔布等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游、生态休闲游、健康休闲游,加快推进大赉店遗址公园、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华漫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云梦山与古灵山一体5A级景区创建工作,组建旅游发展集团,打造全域式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新型物流业,建设中国(鹤壁)电商物流基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依托专业市场和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电商、商贸、冷链、煤炭、保税、危化品等专业物流,加快推进宏昌物流、豫北煤炭物流储备加工基地、钜桥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构建立足鹤壁、服务中原、辐射全国的新型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争取开工5个以上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积极申建省级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商务服务等行业。

  做精做优现代农业。抓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实施好42个小麦、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继续引领全国高产创建水平;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粮田16万亩。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提升7个省级和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规模和档次,推进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以及20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搞好“菜篮子”工程,促进生态、观光、都市农业发展;抓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发展,力争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300家以上。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重点推进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项目,健全农业信息网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产品追溯交易平台,完善大田物联系统、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以农业信息化提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开工建设国家玉米良种研发科技创新基地,做大做强“永优”浚单玉米种业。

  (三)重统筹,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走“科学规划、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智能集约、生态宜居”的路子,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增强城市核心区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推进高铁广场片区、升龙广场、黎阳商苑改造、城中村改造、开发区电子新城等项目,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加快打造以淇滨区和淇水湾商务休闲区为核心的都市功能区。统筹老城区提升发展,大力实施2014年老城区统筹发展十项建设任务,山城区加快推进“一路一街一河三片区”改造,鹤山区重点加强集中连片开发,进一步完善道路、供热等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35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140万平方米。科学引导县城发展,淇县重点抓好“6+3”标志性工程建设,建成投用金湖国际广场和市民文化中心;浚县突出抓好黎阳新城卫水湾片区整体开发等项目,建设鹤浚快速通道,实现与新区的高效连通。稳妥推进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以王庄、石林等有条件的乡镇为重点,在健全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新型城镇;抓好46个续建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已建成社区配套设施,引导居民有序搬迁入住。

  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3月底前编制完成实施方案,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深化“1+10”政策体系,进一步清除户籍、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权益等方面障碍。扎实做好国家和省确定的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加强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美化。加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完成8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开发。

  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服务好晋豫鲁铁路通道建设,开工建设中鹤粉业铁路专用线,启动到周边市的城际铁路规划论证工作;加快推进鹤辉高速、大海线升级改造项目,东上线、永定线改造项目建成通车,王东线延伸等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市公路运输综合客运枢纽站和公交场站等项目,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年内新增供水能力8万吨/日以上;新建燃气管网15公里,建设天然气调峰储备站1座,发展用户1万户。加快建设智慧鹤壁,建成云计算中心,打造智慧城管、交通、供水等专项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网络、通讯等设施。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

  (四)优生态,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牢守生态和环保底线,持续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篇文章,让鹤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抓好绿色发展。加快建设以“三廊三带三区”为骨架、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抓好淇河绿化、生态廊道绿化、产业园区绿化等9个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大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淇河保护立法工作,争取淇河生态区、盘石头水库流域生态环保项目开工建设,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申请亚行贷款项目完成资金申请报告审批,淇河高村坝以下段综合整治项目鹤淇橡胶坝基础完工、防渗治漏一期工程主体完工。确保南水北调鹤壁段具备通水条件,同步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启动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抓好循环发展。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重点在提升层次、拓展领域、集约节约、扩大宣传等方面做好文章。围绕提升层次,抓好总投资47.1亿元的35个循环经济项目,提升工业固废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完善循环型城市体系这一薄弱环节,建立垃圾收运系统,推进盛泰公司200万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提升循环经济标准化水平,争取更多的标准上升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标准、技术、服务输出市。围绕拓展领域,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制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争取金山环保、东大高温等企业列入省支持范围。围绕集约节约,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山城区陶瓷园区为中心创建国家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浚县为中心打造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基地,争取宝山集聚区进入省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盘子。围绕扩大宣传,组织相关新闻媒体,对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情况进行系列宣传,营造全市上下支持循环经济建设的氛围。

  抓好低碳发展。加强节能管理,重点抓好列入国家节能低碳行动的29家企业节能管理,年节能量9万吨标准煤;落实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好新上项目节能环保关,编制全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抓好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度预算管理办法各项工作落实,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推进总量减排,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持续加大水、大气、辐射、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加强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设施及重点企业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所有产业集聚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和全处理,同力电厂、丰鹤电厂2个脱硝项目年内完工,对陶瓷企业煤气发生炉和3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实施烟气脱硫。做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创建和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市工作。

  (五)促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将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推进一批看得准、有基础、有自主权的改革,强化创新驱动,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增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继续开展“改作风、转职能、优环境”活动,做好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工作,对确需保留的做到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体制等改革;探索建立纵横联动协管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财税改革方面,完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高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优化市县区财政体制,整合专项资金,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方面,探索推进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衔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构建合理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对照国家、省有关政策,全面清理和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促使民间投资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领域,推动社会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降低创业成本;健全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成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3个企业服务工作组和1个综合督导组,规范工作制度,确保企业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以支持重组、提升共赢为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源型产品价格方面,全面落实和完善居民生活阶梯水、电、气价格,配合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初期我市利用南水北调原水价格的核定工作,探索推进宝山产业集聚区参与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同时,适时制定出台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教育、文化、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

  强化要素保障机制。资金方面,建立完善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分专题、分区域开展融资活动,争取全年新增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推进投融资公司合并重组,完成市城投债二期发行,积极推进开发区投融资公司启动一期城投债前期工作;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组建企业服务发展中心,开展“助保贷”业务;做好农商行挂牌、鹤壁银行改革重组、村镇银行建设和域外股份制银行引进工作;加强飞天农业、大用、永达等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诚信企业示范创建“百千万”工程,适时申报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市县试点。土地方面,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人地挂钩试点,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盘活存量用地,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投资渠道,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投入,大力实施造地项目,进一步规范完善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平台,确保综合可用土地不少于1.7万亩。人才方面,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人才引进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加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主动深入服务企业,以“技能培训进企业,就业服务进园区,普工招聘进村镇,人才招聘进高校”为抓手,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落实科技创新三年计划,实施5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突破5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进市农科院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所河南研究院、海能达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新建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0家。依托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鹤淇中小企业创业园,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引进力度,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28%以上。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应用,开展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活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扎实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质量强市示范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相关工作。

  (六)惠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持续推进一批重点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等平台,加快推进基层就业和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推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执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发展教育。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启动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公建民营”试点幼儿园发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淇滨区大赉店小学、刘庄社区小学、南海小学和明达中学,加快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改造,争取新兰苑中学年底前投入使用,启动鹤壁高中扩容、鹤壁一中搬迁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市职教园区公共实训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确保秋季投入使用;争取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通过省验收,顺利实现招生;加快黄河科技学院整合鹤壁汽车工程学院工作,填补普通本科院校空白。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新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等项目。继续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和10个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发扬光大牛派艺术等文化品牌。做好大赉店遗址、卫国故城、摩崖大佛及石刻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争取浚县正月古庙会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争取每个县区再改善1—2个乡镇卫生院、5—7个村卫生室,使之达到标准化水平;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市中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建成投用,同步加快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遏制重大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深化与北京东方医院、省肿瘤医院等市外医疗机构合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县和市辖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市建设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住房保障,扎实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5542套,年内基本建成16010套。探索建立更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办法,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保障残疾人权益,对困境儿童实行分类保障,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对现有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探索实行集中供养全覆盖试点。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依托残疾人康复中心,提升残疾人康复能力和服务水平。争取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建设市烈士陵园。

  同时,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物价调控和市场有效供给,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统筹做好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建设平安鹤壁、法治鹤壁。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执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创新,提升求进,为加快打造两个构建升级版,努力建设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浏览次数: 【关闭
服务承诺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鹤壁市发改委主办 鹤壁市发改委建设与维护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市政府第三综合楼 联系电话:0392-3335616 联系邮箱:hebixx@126.com 邮政编码:458030